黄浦区 2018~2019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水平调查试题
初三理化(化学部分) 2019.1
考生注意:1. 本试题满分 60 分,理化合卷用时 100 分钟;
2. 答案需要填写在答卷卡上。相对原子水平:H-1 C-12 O-16
6、选择题(共 20 分)
27. 是稀少气体的是( )
A. H2 B. He C. O2 D. N2
28. 放入水中形成乳浊液的是( )
A. 淀粉 B. 蔗糖 C. 食盐 D. 植物油
29. 自来水厂将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,是化学变化的是( )
A. 挥发 B. 沉降 C. 过滤 D. 消 毒
30. 是活性炭物理性质的是( )
A. 稳定性 B. 吸 附性 C. 还 原性 D. 可燃性
31. 试剂标签对应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( )
![]() |
32.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( )
A. 木炭:产生红色火焰 B. 红磷:产生很多白烟
C. 镁条:生成黑色固体 D. 硫粉:生成二氧化硫
33. 物质对应的类别正确的是( )
A. 胆矾:化合物 B. 木炭:单质 C. 冰:混合物 D. 天然气:纯净物
34. 已知:2Hg+O2¾D¾®2HgO,有关说法正确的是( )
A. Hg 的名字是“银” B. 是分解反应
C. 生成了氧化物 D. HgO 中Hg 的化合价为+1
35. 肯定水平的氧气液化成为液氧,此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( )
A. 氧分子之间的间隔 B. 氧分子的水平
C. 氧元素的存在形态 D. 氧气的化学性质
36.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( )
A. 4Fe+3O2¾点¾燃¾®2Fe2O3 B. Fe+O2¾点¾燃¾®Fe3O4
C. 3Fe+2O2¾点¾燃¾®Fe3O4 D. 3Fe + 2O ® Fe O
37. 不可以在试管中完成的实验是( )
A. 溶解少量硝酸钾 B. 量 取 10.0mL 水
C.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. 加热氯酸钾固体
38. 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与泥沙,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( )
A. 步骤为溶解、蒸发
B. 加热时需蒸发皿、石棉网、酒精灯、铁架台
C. 有很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,用余热蒸干
D. 得到纯净的氯化钠
39. 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装置是( )
![]() |
40. 计算肯定水平的物质所含的微粒个数,必需用到的量是( )
A. 摩尔水平 B. 体积 C. 密度 D. 元素百分含量
41. 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,错误的是( )
A.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
B. 分子的水平可能比原子的水平小
C. 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
D. 若原子的类型相同则构成的分子肯定相同
42. 肯定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是( )
A. 混合物 B. 单质 C. 纯 净物 D. 化合物
43. 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下列原因无关的是( )
A. 温度的高低 B. 溶质的性质 C. 重压的大小 D. 溶剂的性质
44. 所含氧元素水平最多的物质是( )
A. 2mol 氧气
B. 18mL 水
C. 3g 臭氧
D. 6.02 x 1023 个二氧化碳分子
45. 关于元素化合价的说法肯定正确的是( )
A.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最低
B. 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
C. 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里化合价相同
D.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
46.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,受热过程中固体水平的变化如下图所示,有关说法正确的是( )
A. 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水平为g
B. m 点时固体中钾元素的水平大于 n 点时固体中钾元素的水平
C. m→n 的过程中,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水平分数增加
D. n 点时固体中含有三种元素
7、填空题(共 22 分)
47. 以下是大家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,它们与生产、生活息息有关。
① 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;干冰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;碳 60 的摩尔水平为____________________;二氧化碳灭火是借助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。
② 写出图中 I 的化学方程式。氧化钙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。
II 的转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(选填“放出”或“吸收”)热量。
是物理变化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(选填“I”、“II”、“III”或“IV”)。
48. 宏观与微观是认识事物的两种基本角度。可以用“分”与“合”的思想设计实验证明水的组成。( )
|
在方框中画出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。____________________ |
点燃氢气,伸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瓶中。 |
|
。 |
|
|
|
49. 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。
温度(℃) | 10 | 20 | 40 | 60 |
溶解度(g/100g 水) | 20.9 | 31.6 | 63.9 | 110 |
① 20℃时,称取 10.0 克硝酸钾固体加入到 40 克水中,用____________________(写出仪器名字) 搅拌,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(选填“饱和”或“不饱和”)溶液。
② 将上述溶液升温至 60℃,所得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③ 将 60℃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。
将溶液 I 降温,开始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温度介于____________________℃(选填编号之间)。
A. 40-60 B. 20-40 C. 10-20 D. 低 于 10
为得到 60℃时硝酸钾饱和溶液,将溶液 II 恒温蒸发 15 克水,请剖析该操作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。
8、简答卷(共 18 分)
50. 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容易见到的实验(装置气密性均好)。
①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。
I) 仪器 m 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II)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,察看到石蕊变____________________色。
III) 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采集一瓶二氧化碳。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采集满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② 实验室制取氧气。
I) 取用二氧化锰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(选填编号)。
![]() |
II) 用 3%左右的双氧水可平稳地制取氧气。现有 100g15%的双氧水,为稀释成 3%的双氧水,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g 水。
III) 如需制取 0.1 摩尔的氧气,所需过氧化氢的水平至少为多少克?
(依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)____________________
51. 用下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(固定装置省略、装置气密性好)。
![]() |
① A 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② B 中固体由黑变____________________,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, 说明一氧化碳有
____________________性。
③ 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(选填编号)。
a. A 中消耗的碳粉的物质的量等于 B 中消耗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
b. C 有哪些用途是采集剩余的一氧化碳
c. 点燃 e 处,火焰呈淡蓝色
d. B 处玻璃管中固体降低的水平等于消耗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水平
④ 上图实验装置设计还不可以完全证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,请说明理由
____________________。
黄浦区 2018~2019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水平调查试题
初三理化(化学部分)参考答案
6、选择题
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33 | 34 | 35 | 36 |
B | D | D | B | C | B | A | C | A | C |
37 | 38 | 39 | 40 | 41 | 42 | 43 | 44 | 45 | 46 |
B | C | A | A | D | D | C | A | D | C |
7、填空题
47. ①金刚石;CO2;720g/mol;不可燃、不助燃、密度比空气大
高温
②CaCO3→ CaO+CO2↑; 生 石 灰 ; 放 出 ;III
48. 2;复燃;略;氢气燃烧,火焰呈淡蓝色,集气瓶内壁有水珠聚集;氢、氧元素;2:1
49. ①玻璃棒;不饱和②20% ③C;不可以,溶液 II 恒温蒸发 15 克后溶剂水平为 5g,此时最多可溶解 5.5g
硝酸钾,此时溶液中溶质水平为 5g
8、简答卷
50. ①I.锥形瓶;稀盐酸 II. 红 III.向上排空气法;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,木条熄灭则已集满
②I. A II.400 III.6.8g
高温
51. ①CO2+C→ 2CO ②红;CO+CuO
→ Cu+CO2; 还 原 ③cd
④未参与反应的 CO2 也能使 D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,因此不可以验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产生的 CO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