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诗歌鉴赏专题
高中诗歌鉴赏常考要点总结
1、常考意象及其含义
松梅竹菊寓高洁,借月托雁寄乡思。杜鹃鹧鸪啼凄凄,梧桐叶落透悲意。
别时长亭柳依依,落花流水传愁绪。乌鸦燕子系兴衰,草木仍在人事移。
2、意境特征常用术语
1.辽阔、壮阔、宏阔、开阔、壮观秀丽、高远、深远、雄浑、苍莽、渺茫
2.细腻、朦胧、优美、缠绵、安静、幽美、幽静、幽清、静谧、宁谧、明净、清爽
3.繁华、热闹、喧闹、喧嚣、明媚、清丽、和谐、富有生气、生机盎然、生机勃勃
4.清冷、暗淡、阴沉、凄清、萧条、萧瑟、荒凉、冷寂、空寂、寂寥、苍凉
意象意境型考试试题答卷步骤:
第一步: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,描绘诗中展示的画面。
第二步:概括景物所打造的意境特征,一般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即可。
第三步: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3、艺术手法(表达方法)分类大全
(一)表达方法:记叙、描写、抒情、议论
(二)描写手法:
正侧(正面、侧面,正侧结合)
虚实(以虚写实、以实写虚、虚实结合)
动静(以静衬动、以动衬静、动静结合)
点面(以点带面、点面结合)
感官(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嗅觉、味觉)
方位(远、近、高、低、俯、仰)
细节描写(人物动作、语言、神态、心理、外貌与自然景观、场面氛围)
绘形、绘声、绘色
白描、渲染、烘托、衬托(正衬、反衬)
(三)抒情手法:直接抒情(直抒胸臆)
间接抒情(触景生情、借景抒情、情景交融、
以乐景衬哀情、以哀景衬乐情
借物抒怀、托物言志
借古讽今、怀古伤今、怀古伤己)
(四)修辞手法:比喻、比拟(拟人、拟物)、夸张、排比、对比、借代、 对偶、设问、反问、双关、叠字、通感、用典等。
(五)结构方法:单刀直入、欲扬先抑、铺垫、伏笔、层层深入、过渡(承上启下)、重章叠唱、卒章显志、以景结情。
(六)其它手法:联想、想象、以小见大、赋比兴
表达方法型考试试题答卷步骤:
第一步,先准确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;(明方法)
第二步,结合诗句具体剖析,这个手法或方法表现的内容;(说内容)
第三步,简析这种手法有哪些用途,即塑造出了什么样的形象,传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或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。(表成效)
4、人物形象概括常用术语
1、征战沙场、保家卫国的将士形象; 2、历经坎坷、矢志不渝的志士形象
3、寄情山水、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; 4、寂寞愁苦、百无聊赖的思妇形象
5、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的文人形象; 6、漂泊不定、客居他乡的游子形象
7、纯真无邪活泼、顽皮可爱的儿童形象; 8、沉稳睿智、温和慈祥的老者形象
9、忧国忧民、心系社稷的爱国者形象;10、辛苦劳作、淳朴善良的劳苦者形象
人物形象类答卷步骤:
1、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;
2、结合诗作简译有关语句,分点说明、概括;
3、总结形象意义剖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。
5、语言风格常用术语
语言风格:清爽自然、平淡质朴、华美绚丽、委婉含蓄、婉约细腻
明快简洁、悲壮慷慨、雄奇豪放、沉郁顿挫、通俗易懂
语言特点型答卷步骤:
第一步,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点。
第二步,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剖析这种特点。
第三步,指出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。
6、炼字——常考词性及其表达成效
1、动 词——富有动态,生动形象,写活画面,传递感情。
2、形容词——形象特征,打造环境,体现意境。
3、色彩词——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,渲染氛围,表现心情。
4、叠 词——增强语言的韵律感,起强调用途。
5、数 词——具体真实,符合情境,夸张、渲染、以小见大。
炼字型答卷步骤:
第一步,讲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。
第二步,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。
第三步,点出该字烘托了什么样的意境,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。
7、常考情感总结
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
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
情感型答卷步骤:
第一步:点出作者的情感;
第二步:通过什么来表达情感(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来回答)
第三步:表达情感的办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