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九义阶段教学水平评估试题
语文 小学五年级(七)
班级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
字词小天地(22分)
1、看拼音写词汇.
Xí fù chuān suō fàng dàn wú lǐ fēng sāo
( )( )( ) ( )
2、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勾。
悄(qiāo qiǎo)然无声 扳(bān bǎn)不动 记载
柔和 系 绳子 可怜
3、将词汇补充完整。
( )尽 全 力 精 妙 绝( ) 不 言 而( ) 微( )其 微
奋 不( )身 ( )不 经 心 ( )云 流 水 气( )吁 吁
日 夜( )劳 梦( )以 求 ( )声 不 响 举 世( )目
4、在括号里填上适合的关联词 。(5分)
1、大家失去健康时,感到健康的要紧。
2、前进的道路上有多么困难,红军战士不会退缩。
3、张阿姨是勤劳善良的人。
4、 天不下雨,今年的庄稼会减产的。
5、 每一个人都有美好的理想,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成。
句子百花园(18分)
依据需要写句子。(7分)
1、用关联词把“红军队伍装备非常差”,“红军队伍能经受住最严峻的考验”
合成一句话。
__________
2、把“假如胜利不是如此的队伍,还会是哪个呢?”改成陈述句。
__________
3、把“在过去、目前和以后,大家都需要相信人民群众。”改成反问句。
__________
4、把“天下起雨来,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”改成“被”字句。
__________
5、英雄们奋不考虑身,冲进城去。
比喻句:__________
6、红军渡过大渡河。
扩句:__________
7、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了工事。
缩句:__________
2、选择打比方的句子在( )里打勾。(5分)
1.她那水晶般的蓝双眼,多像清澈的泉水。( )
2.他长得像他的父亲。 ( )
3.老师是辛勤的园丁,大家是祖国的花朵。( )
4.我仿佛在什么地方见过她。 ( )
5.运动员仿佛离弦之箭,朝前飞奔。 ( )
3、妙笔生花。(6分)
1、写出四个描写人物外貌、神态的四字词汇。
__________
2、写出四个描写人物出色品质的四字词汇。
__________
3、写出四个描写大自然景色的四字词汇。
__________
阅读新世界(30分)
1、课内回放。(16分)
(一)填空。(5)
“小嘎子”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;严监生是国内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,作家__________;“凤辣子”就是__________,她是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里的一个主要人物。
(二)课内阅读,回答问题。(4+2+2+3)
1、“起初,小嘎子精神抖擞,欺负对手傻大黑粗,动转不灵,围着她猴儿似的蹦来蹦去,总想使巧招,下冷绊子,仿佛非常占上风。”这段话抓住了小嘎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写,表现了他__________ 。(4分)
2、“严监生喉咙里,痰响得一进一出,一声接一声的,总不能断气。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,伸著两个指头……他把两眼睁的溜圆,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,越发指得紧了。”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,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的形象。(2分)
3、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,上下细细的查看了一会,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,因笑道:“天下真有如此标致的人物,我今儿才算见了。况且这通身的气派,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,竟是个嫡亲的孙女。怨不能老祖宗每天口头心头,一时不忘。只可怜我这妹妹如此命苦,如何姑妈偏就过世了。”说着,便用帕拭泪。
(1)“标致”的意思是:__________
(2)读了这 段话,目前你如何理解王熙凤对林黛玉的关心和热情?
__________
2、课外阅读。(14分)
我敬爱的姥爷
在我姥姥的衣架上,(端端正正、整整齐齐)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。它看起来和普通邮包并没两样,只是用得时间过长。深绿色已经褪尽了。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、邮件。姥爷就是挎着这个邮包,从机关到部队,从工厂到学校,走千家串万户,把信件、报刊、汇款、包裹送到大家手中。
我的姥爷年过五旬,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,两鬓也添了很多白发。但他那乌黑发亮的双眼,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,却看上去炯炯有神。他身材不高,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,一看就了解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。
他平常对人非常和蔼,一直乐呵呵的,大家都(亲切、关切)地叫他“老郭”。每次他一下班,我就缠住他“姥爷”,“姥爷”叫个不停。
我姥爷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,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。多年来,他对工作认真负责。夏天,烈日当头,姥爷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;冬季,寒风凛冽,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。大家看到他一直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。
我的姥爷工作多年,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,不知有多少疑难的“死信”在他手中“复活”了。
一次,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,信上用的是早已不需要的解放前的地址,邮局的员工试投多次,可一直找不到这个地方。有些人觉得这封“死信’是不可以“复活”了。姥爷看了看信封,说:“这封信肯定是远隔重洋的人探寻失散多年的亲人,让我尝试一下!”
清晨,天刚蒙蒙亮,他就上路了,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,他才回家。一天,两天……一连半个多月,姥爷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。
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,几经搬迁,目前住在海云巷里。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。
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,感动得老泪纵横,说不出话来……半晌,老太太擦干了泪水,连声说:“谢谢,太谢谢了!同志,是你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(确切、正确)消息,我做梦也没想至今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。真是托你的福,托新社会的福啊!”
姥爷没怎么说,脸上露出了(安慰、欣慰)的笑容。他背起邮包,又向另一家走去……
1.把括号里不适合的词汇画掉。(2分)
2.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汇。(4分)
了如指掌:__________
小心翼翼:__________
3.画出描写姥爷外貌的语句。(2分)
4.“不知有多少疑难的‘死信’在他手上‘复活’了。”这句话中的“死信”是指__________, “复活”是指__________ ,姥爷能使“死信”“复活”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
__________
5.姥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(2分)
__________
__________
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