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过失,也就是"自作自受",最早由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。他倡导孩子犯错,不要给予人为的惩罚,而是让孩子在错误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中去自己体验不快或痛苦,从而迫使其改正错误。
大家不少爸爸妈妈,都习惯于用固定的模式去处罚孩子,而忽视了孩子犯了错误的本身所带来的自然后果,其实这才是处罚孩子效果最好的方法。
1.计时隔离,让孩子离开犯了错误现场
在美国的家庭或婴幼儿园中,有一个每人知道的词,叫"time-out"。假如孩子有错,警告提醒后仍然屡教不改,父母或老师会把孩子抱到旁边,让他们停止正在做的事情,几分钟将来才能得以继续。常常可见美国人以这种方法处罚他们的孩子。
一次豆豆与几个美国孩子一块玩沙子,其中一个小姑娘开始恶作剧,把另一个孩子的铲子埋到沙子里。小姑娘的母亲在旁边命令把铲子还回去,小姑娘不听,母亲开始数123,小姑娘还不听。于是母亲走过去,一把把小姑娘抱出来放在旁边的椅子上,说,yourtimeisout。
小姑娘非常听话的坐在那,好像非常习惯这种事情。一直等到她母亲说,你可以回去了,她才从椅子上跳下来,之后在玩的过程中,变得很友好。
所以说,time-out就是借助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一个典型。孩子正狂热于手中的某一件事的时候,他最不想的事情是什么?那就是让他停止,离开现场,让他行动遭到限制。
而计时隔离正是做到了这一点,甚至,当孩子看着别的孩子还可以继续玩,而他得到不同对待的时候,他的心里会遭到的震动,由于这与他平常所受的待遇反差很大,让他能深思我们的行为。
2.冷处置,让孩子体验犯了错误后果
孩子并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不懂事,他只不过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。但,不少爸爸妈妈对待孩子的犯了错误表现都过于激烈。其实,采取冷处置的方法,更有益于教育孩子认识到我们的过错。
有段时间,豆豆非常喜欢把玩具丢到到处都是,但不是每次都想整理,那我也不强迫他,我一个人开始整理,碰到他需要我做另一件事情的时候,我开始趁机教育:你看看,你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,自己又不整理,目前母亲要帮着你整理,没时间去助你做。这个时候,豆豆就会傻傻的站在那里,然后悻悻的走开。
有时,他就会蹲下来和我一块整理玩具。虽然他还小,但我想他是真的了解了他不整理玩具的后果。这比立刻拉孩子过来教育更能达到成效,由于孩子最不喜欢听的就是重复的说教,而一个小行动,一个小事件,就比较容易让他了解事情的对错。
3.不急于弥补,让孩子了解错误风险
倘若一个孩子总是粗心,不停的掉东西,或不停的打破东西。爸爸妈妈们教育孩子要细心的同时,就会看上去比孩子忧心百倍,挖空心思会快点将扔掉的打破的东西给找回来买回来。本文由鼎鼎家教网推荐,老百姓的家教网,不收信息费,可免费试听。其实,不要急于补上,由于如此他永远也不知道粗心的害处。
书包掉了让他空手去上一天学,让他去面对老师的责问同学的见地。总是打破水杯,那就让他一个人去处置如何喝水,让他了解没水杯是不便捷的事情.。。让他了解什么是"自作自受",自己做错的事情,需要自己去解决。从小就掌握承担责任,约束自己。
慢慢他,一个粗心的孩子不只变得细心,而且,他还会富有责任感和约束力。
所以说,处罚是一把双刃剑,是一种危险的、高困难程度的教育方法,弄不好会伤害孩子的人格与自尊,而假如用得适合,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成效,会让孩子从改正某一个缺点的过程中,掌握更多闪光的东西。而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过失,不失为一个既能够解决问题,又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