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

期末考试后,父母怎么样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

   日期:2024-03-30     来源:www.tlffgw.com    浏览:698    
文章简介:每次期末成绩的公布,孩子的分数都可以牵动着父母的神经。在中国,不看重孩子分数的父母几乎没,但绝大多数父母,在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问题上却有失偏颇。

每次期末成绩的公布,孩子的分数都可以牵动着父母的神经。

在中国,不看重孩子分数的父母几乎没,但绝大多数父母,在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问题上却有失偏颇。无论考得好考得差,如何处置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回话,帮助他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进步?

今天,和各位父母一块探讨一下。

01中国父母为何这么看重分数?

父母狂热追求好成绩的背后,隐含着两个推理:

成绩好→上很大学→好工作→好前途

成绩差→上差大学(或考不上大学)→差工作(或失业)→没前途

为了证明这是个伪命题,大家不免俗套又要举例一番:

一个孩子6岁才会说话,10岁才会写字,老师对他的评语是:“反应迟钝,思维不合逻辑,满脑子不切实质的幻想。”你能说他是差生吗?他叫爱因斯坦。

一个孩子高考考试考了3年,首次英语只有33分,后来他开了家名叫“新东方”的英语培训学校。他叫俞敏洪。

一个孩子高考考试也考了3年,首次数学考了1分,第二次数学考了19分,第三次数学才考了79分。他叫马云。

当然以上只不过针对性举例,并不是低分的人有前途。但大家也需要承认:人与人之间确实是存在差异的。

有些孩子善于逻辑思维,有些孩子善于形象思维,有些孩子对电子商品有兴趣,有些孩子对花花草草有兴趣,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分,也不可防止有我们的弱点。

假如孩子确实尽力了,在自己年龄段里应该知道的常识也都拥有了,父母再过分苛求孩子的分数,譬如孩子最好的成绩也只能考到班级第15名,却需要必须要考到前3名,就不可防止会对孩子导致过剩的重压。

试问,你想要一个次次考第一,但没周末、没朋友、不感兴趣喜好、沉默寡言的孩子;还是一个成绩中等、身体健康、活力四射的孩子呢?

在身体健康、心理阳光的首要条件下,父母再帮助和引导孩子争取更出色的成绩,这才是对待分数的合理态度。

父母法则第一条:成绩与成长相比,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
02分数背后的信息,你剖析透了吗?

一项调查数据显示:80%的学生都不了解自己在考试中真的存在的问题,85%的老师和父母对问题缘由也没做到追根溯源。

那样如何解析期末考试分数,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提高空间,帮助他进步呢?

第一步,剖析试题,找出丢分缘由、拟定对策。

缘由1:对入门知识、基础定义、基础原理的学会不广、不深、不透。

对策1:对题目涉及的有关要点认真复习巩固,真的理解透彻。

缘由2:对运用入门知识、基础定义解决综合问题的方法不会、不熟。

对策2:从一道题上升到一类题,多做训练,熟练学会这些题型的答卷办法和答卷要点,真的融会贯通。

缘由3:审题不仔细、计算失误、考虑不周、碰到大题产生紧张畏惧心理等非智商原因。

对策3:有意识训练自己应试方法和应试心理素质,维持平时心,培养答卷完认真检查的好习惯。

第二步,剖析分数涨跌趋势。

单科成绩:

要把前后几次成绩纵向比较,还要与其他同学成绩横向比较,剖析这门学科成绩未来发展趋势:上升、降低还是振荡不定?

假如孩子单科成绩降低幅度较大,父母要当令与孩子交流,找到内在缘由(有较大面积薄弱要点、技能点)和外在缘由(对该学科缺少兴趣?临场发挥适合?和该科老师的关系?)当令勉励孩子,而不是训斥孩子,预防孩子产生不想上学情绪。

总体成绩:

把多次总体成绩进行比较,找到优势学科、弱势学科,拟定保优强弱的方案,才会有提高的空间。

当孩子的总体成绩剧烈降低时,父母必须要看重这个信号,这表明孩子学习不在状况,小孩子早恋、上网成瘾、痴迷武侠言情小说、结识一些贪玩的朋友等,都会令孩子分心,这个时候父母要沉着冷静,不要逼孩子,不要刺探孩子隐私,与孩子耐心、真诚交流,让孩子主动说出心理困惑,和他们一同面对成长的烦恼。

第三步,剖析孩子的智商原因。

有些孩子成绩总是上不去,也有智商方面是什么原因。

孩子智商的几个基本原因——察看力、记忆力、思维力、想象力这四方面的能力总是进步不平衡。

有些孩子记忆力强而思维力弱,有些察看力强而记忆力弱。从孩子实质出发,找出弱点,进行专项练习(如孩子空间想象力差可以多玩拼图、积木等游戏,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就让孩子多多大声朗诵)。在少年时期及早发现问题,可以帮助孩子将来智商全方位进步。

03怎么样回话孩子考得好与不好?

A:孩子考得好——

1、可以给予孩子适合的物质奖励(如给孩子买一套她很长时间就喜欢的图画书)和精神奖励(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吻)。

虽然孩子是为自己学习,但好成绩意味着付出了努力,这种努力值得奖励。同时奖励要在合理范围内,不适合用物质刺激来诱导孩子培养利益驱动的心理。

2、帮助孩子进一步优化学习技巧。问问看:同样的分数,和别的孩子相比,你的孩子是不是牺牲了更多的课外时间呢?譬如下面这个例子:

小刚和小明期末考试英语都考了100分,但小刚天天需要花1小时复习,小明天天仅需花30分钟,虽然最后成绩是一样的,但从投入与回报的比率上看,小明的学习效率明显更高。由于小刚天天集中一小时复习,小明则早中晚各花10分钟复习,英语作为一门记忆性非常强的语言学科,多次重复利于记忆,所以使用零碎时间分散复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。

B:孩子考得“差”,忌唠叨、讽刺、挖苦

有些孩子望子成龙心切,分数不理想,如何解气如何说:“榆木疙瘩脑袋!”“一样的脑袋,你如何就这么笨!”

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,听到这类讽刺,总是会产生逆反心理。时间久了,就会内化为我们的东西:“我妈总骂我笨,我是够笨的。”表面上看他们对爸爸妈妈的讽刺、挖苦无动于衷,其实这种内伤非常难医治,儿童心理大夫察看就发现,那些看着无精打采、自卑内向的孩子,一定是在否定批判的环境中长大的。

长此以往,孩子还会产生“抗药性”,这就是为何不少父母说“我怎么说他都不听”是什么原因。

当孩子遇见困境和挫折,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、接纳和帮助。回到刚开始那句话:不要由于追求成绩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,也只有孩子真的成长了,成绩的提升才不再是难事。

04孩子早期成绩具备不真实性和欺骗性

尤其是小学的成绩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,实在是无关紧要,父母千万不可过分的看重这个分数的高低。

从理论上讲:

0-6岁阶段,是儿童的好习惯形成的重要期!同时也是儿童各项能力的进步黄金期,其中最为要紧的就是学习力的进步,这种看上去复杂的学习力,却可以用一种能力的进步培养出90%以上:即“阅读能力”!

但阅读能力,需要两种条件才能进步起来: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,即阅读习惯的培养:要天天固定有阅读时间,而不能喜欢就读读,不喜欢就不读了,如此不会有好习惯的培养;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,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-100万字才能使这种能力萌芽!

6-12岁阶段,是阅读能力长足进步的最黄金时期。这六年,可以说,什么都没大量阅读、大大提升阅读能力的进步更为要紧。

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,好似种子,需要条件才能发芽成长。这个条件就是大量阅读和动手工脑的游戏方法!假如一个孩子从没读过一本好书,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越10万字的书,而是把很多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很多作业里去了,那样这个孩子的天付聪明就被饿去世了!

一般而言,一小学二年级孩子每年阅读量不可以低于100万字,二小学三年级每年不可以低于200万字,四五小学六年级每年不可以低于300万字的阅读量。

6-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,不能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,是由于小学课本的单一性和肤浅性,远远难以满足一个孩子的大脑成长的需要。只有博览群书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,广泛涉猎百科知识书本,才能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,最后形成一种强大的进步能力!

孩子本已经全天在学校跟着老师听课、做题,晚上还要加班完成很多的作业,如此的时间和精力投入,好似入海捞针,实在得不偿失。不如”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“,遍读名著好似满山种树,最后收成的是一片森林!其成效远高于入海捞针,即使捞到了也只不过一根针。

之所以说,小学阶段成绩具备非常大的欺骗性和不真实性,是由于孩子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去了,自然就没时间很多念书,而这好似丢了西瓜捡芝麻。如此的投入即使考了高分就算是满分,对孩子的将来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!

这种损失到了初中就开始显现出来,不少中学老师都了解一种奇怪现象: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来高分的孩子,升入初中后成绩降低飞快,这类孩子越学越累、越学越不会学了;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、但博览群书、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成绩上升力量强大、后发制人、潜力无穷!高中这样的情况更为紧急!进入社会后,当需要工作能力而并不是成绩单来评定一个人的进步时,这种分化就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了!

所以,不少父母在孩子小学阶段非常重视孩子的成绩,甚至有时会被一些老师天天都在强调的分数所迷惑,不舍的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念书和玩,觉得是费时!

可是,当孩子好似小苗一般营养不好的而缺少成长力量,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,父母只能抱怨孩子怎么样怎么样,却不了解正是自己一手导致了孩子的”短命高分“和”智慧营养不好的“。

小学阶段的成绩必须要平静一些,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,要更重视为孩子后面的成长做好充足的筹备!

小学阶段是植株成长刚打花苞

初中是含苞待放

高中才是怒放的阶段

大学却是新的更高中一年级轮回的成长过程:更多的博览群书和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

20-30岁走向社会后,植株拔节成长、刚打花苞

30-50岁是含苞怒放

50-70岁是结子阶段!

期望当期末分数公布了,父母们都可以更正确地看待成绩!不管如何,请鼓励孩子们再接再厉,在生活的长跑旅途下,永远维持信心和努力,这才非常重要!

 
标签: 家庭教育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